大昭王朝的皇宫,在中秋这一夜,似乎是穷尽了人世间所有的璀璨。 自云霄殿前那白玉铺就的广阔丹墀起,至九重宫阙最幽深的回廊角落,就没有一处不亮着的。盏盏宫灯高悬,形制各异,绢纱的、琉璃的、薄如蝉翼的素白宣纸糊就的,每一盏都散着柔和而饱满的光晕。灯面上描金绘彩,或是乘云而去的仙鹤,或是怒放争艳的牡丹,映衬着朱红廊柱、金黄琉璃瓦,将这座象征着天下至尊的宫城,浸泡在一片流动的、不真实的辉煌里。空气里浮动着甜腻的桂花酒香、烤炙鹿肉的脂膏气息,还有御花园里晚开的金菊所散逸的清冽芬芳。丝竹管弦之声,似有若无,如同金线银缕般密密织入这暖融的空气,缠绕在每一个盛装华服的宾客鬓边、衣袂之间,是盛世太平最完美的注脚。 十岁的李佳宁,在这片令人微醺的光海与声浪里,像一尾小小的、过于活泼的锦鲤。她身着的鹅黄宫装,在满殿姹紫嫣红中显得格外清新跳脱,袖口裙边密密的金线累丝刺绣,随着她的跑动反射着跳跃的灯火。父皇母后就在那最高的御座上,含笑看着臣子命妇们行礼如仪,她小小的身影便在那些如山峦般起伏的袍服间灵活地穿梭。 她的目标是殿角一根蟠龙玉柱旁悬着的巨大宫灯。 那灯形如倒垂的莲蓬,通体由上好的琉璃烧制而成,剔透玲珑,表面镂刻着繁复的缠枝莲纹。灯腹中心,并非寻常的烛火,而是嵌着一颗硕大浑圆的夜明珠,珠光并非刺眼的白炽,而是温润莹洁的月华之色,幽幽流转,仿佛将天上那一轮真正的中秋明月摘了下来,封印其中。这光华,柔和又神秘地吸引着年幼公主的好奇心。 “再高一点……就差一点点啦!”李佳宁小声给自己鼓劲,踮起脚尖,粉嫩的指尖竭力向上探去。那琉璃灯吊得实在太高,光洁溜亮的表面似乎就在眼前,却始终差着那么一丝无法逾越的距离。脚下的金缕宫鞋踩在冰凉的“金砖”上,滑溜溜的,每一次奋力踮起都摇摇晃晃。可她倔劲儿上来了,小脸憋得微红,乌溜溜的大眼睛只盯着那一片流淌的月白光华。 就在她踮到最高点,指尖几乎快要触及那琉璃灯冰凉的底座时,视线无意识地顺着灯身上微凸的缠枝莲纹滑向了殿外。隔着一片稀疏的花影扶疏,那是几丛精心修剪的太湖石假山。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