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章 北京的四月,是被杨絮丶沙尘和一种无形的焦躁搅拌在一起的混合物。它不像江南的春天那样湿润缠绵,而是一种干巴巴的丶催促着你快点做点什麽丶却又不知该做什麽的季节。这种焦躁,像微小的静电,附着在每一寸空气里,尤其是夜晚。 金胜昔站在後台,隔着一层厚厚的绒布幕,能听到前面观衆席传来的丶被压抑过的嗡嗡声。那声音像一群被困在玻璃罐里的蜜蜂,预示着甜蜜,也预示着可能的骚乱。他是那个即将打开罐子的人。 “胜昔,还有五分钟。”执行导演探进头,声音刻意放得平稳,但眼神里的紧张藏不住。这场不是普通的商演,是某一线卫视的脱口秀专场录制,录播,但现场坐满了观衆和媒体。成败,关乎他能否从“当红”真正跻身“主流”。 金胜昔没回头,只是从幕布的缝隙里看着台下那片模糊的光海。他穿着那件印着“Fake it until you make it”的旧T恤,外面套着演出用的西装外套,手揣在兜里,指尖冰凉。他自己就像一株缺乏日照的植物,被强行移植到了这聚光灯下的温室,修长,苍白,带着一种被透支了的丶慵懒的韧劲。那头自己胡乱修剪的黑发,在後台惨白的灯光下,参差得更有风格了,像某种被风吹乱的丶绝望的野草。 他的单眼皮习惯性地微眯着,评估着眼前这片“能否入段子”的景象。脑海里却一片空白。不,不是空白,是喧嚣的反面,是各种念头高速旋转後形成的丶令人窒息的寂静涡旋。 灵感源于一个用宏大叙事掩盖家庭失败的父亲。那个男人,能用从《参考消息》上看来的国际形势,巧妙地绕开自己酒醉後的失态和餐桌上的沉默。金胜昔从小就学会了,解构,不停地解构,把一切庄严的丶权威的丶看似不可侵犯的东西,都用语言的螺丝刀拆解成可笑的零件,他就能获得片刻的安全感。笑声是他的防弹衣,也是他的攻击矛。 但今晚,这套方法论失灵了。防弹衣变成了枷锁。 “各位观衆,让我们用最热烈的掌声,欢迎——金丶胜丶昔!”主持人的声音透过音响,带着职业性的亢奋,穿透幕布,砸进他的耳膜。 他深吸了一口气,那口气像是吸进了玻璃渣,从喉咙一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