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走来 中国最小的行政单位,名曰行政村,相当于政府部门的股级。每个行政村下辖几个小一些的村子,叫作自然村。自然村一般有十几个生产队(后来叫村民小组),这些村民小组三三两两地分布于自然村内。那么行政村、自然村和村民小组,就是中国最为微小、最为末梢的一个现实存在和组织形式。 其实农村人的日常生活和社交往来,除亲戚之外,大多是在自然村内甚至是本生产队。我们小的时候就很少跑到别的生产队去玩。 大周行政村,下辖四个自然村,从东到西依次为:西安庄、张尹、贾井、大周。这四个自然村又分为十三个生产队,西安庄东头是一队,大周西头是十三队。 在临颍县档案局地名办于20世纪80年代内部印制的《河南省临颍县地名志》上,我找到了大周村的相关介绍。 关于大周行政村,是这样说的: 在台陈乡西南部。因村委会驻大周,故名。辖大周、贾井、西安庄、张尹四个自然村。365户,1913人,均汉族,耕地2871亩。 清属南吕保;1921年属南区毛家村;1934年属第三区王曲联保;1941年属杜曲镇第十保;1949年属杜曲区;1958年属王曲公社;1962年属台陈区;1965年属台陈公社,为大周大队;1984年元月属台陈乡,为大周村委会。小学一所,中医诊所、卫生所共三处。 小小的一个行政村,随着时光流逝,归属也变来变去,好在六十多年来,再无变动,稳稳地属于台陈公社,现在叫台陈镇。 大周行政村四个自然村从东到西,简介如下: 西安庄,在县城西南9公里,滨颍河故道。清朝初期,安姓由本乡颍河故道东的安庄分居此处,亦以姓氏定村名,1986年更名为西安庄。聚落同张尹一体,为长方形,十字街纵横全村,多砖木结构脊坡式瓦房。以农为主,有建筑、运输等副业,种植苹果有名。 我们平常一直称为安庄,其正式名为西安庄。西安庄跟西安市没有关系,它是指颍河故道西岸的安庄,区别于东岸的老家安庄。相当于现在的美国人是由几百年前英国迁去新大陆。当初一个姓安的因为兄弟矛盾,出走向西,过了颍河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