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章节:第17章 语法崩解
永昌二十三年,端阳。 宫内的暑气仿佛被高墙深院滤过一层,只剩下沉闷的、无处可逃的黏腻。太医院所在的宫苑一角,几株老梧桐撑开浓荫,蝉鸣聒噪,却压不住偏殿内一种近乎凝滞的安静。 沈清欢垂眸,指尖拈起一根三寸长的金针。针身细若牛毫,在从窗棂透进的、被树影滤得斑驳的光线下,泛着柔和而沉稳的金芒。她面前的红木托盘里,放着一碟刚刚由御膳房送来,预备呈给独孤太后的茯苓糕。雪白的糕体,点缀着零星的蜜饯,看似寻常,却让侍立一旁的太监宫女们连呼吸都放轻了。 太医院院判沈明德,也就是沈清欢的父亲,面色凝重地站在一侧,额角渗出细密的汗珠,却不敢去擦。今日端阳宫宴,太后点名要尝这新制的糕点,若有半分差池,便是塌天之祸。 沈清欢深吸一口气,手腕稳如磐石。金针缓缓探入糕点中心,并未急着拔出。她指尖微动,以内力催动针身,使其极轻微地震颤。这不是简单的探毒,而是沈家秘传的“金针渡厄”之法,能激出食物中极隐秘的药性相克或毒素残留。 片刻,她拔出金针。原本金光流转的针尖,此刻竟蒙上了一层极淡、几乎难以察觉的灰青色。 “父亲,”沈清欢声音清冷,打破了沉寂,“糕中茯苓,取自三年陈品,性本平和。但所用蜜饯,乃去岁岭南进贡的荔枝蜜所制,今年夏日酷暑,蜜饯存放略有不当,生出些许燥气。两相叠加,于常人无碍,但太后娘娘年事已高,近日又有些阴虚火旺,若食之,恐夜间心悸难眠。” 她将金针置于一方白绢上,那灰青色渐渐褪去,只在绢上留下一个极淡的印记。“并非毒物,只是食材性味略有冲突,于太后凤体不宜。” 沈明德长长舒了口气,连忙对负责点心的太监道:“听见了吗?去换一份温和的点心来!要快!” 一场风波消弭于无形。殿内众人看向沈清欢的目光,充满了惊叹与敬畏。这位年方二八的院判之女,医术之精,尤在其父之上,尤其这一手神乎其技的金针验毒之法,已悄然在宫中传开。 沈清欢面上并无得色,只默默将金针收回一个古朴的紫檀木针匣中。那针匣边缘光滑,显是时常摩挲,上面刻着模糊的缠枝莲纹,细看之下,莲花形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