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川区的天空,像一块吸饱了水的厚重铅灰绒布,沉沉地压在城市上空。刚过立秋,空气却闷得让人喘不过气,酝酿着一场蓄势待的暴雨。区委大楼里,气氛比窗外的天色还要凝重三分。 新书记沈砚舟上任刚满一周。 这位以“冷面”、“铁腕”、“高标准”着称的空降书记,像一股强劲的冷空气,瞬间席卷了原本有些温吞的区委办。他走路带风,目光锐利如鹰隼,所过之处,连空气都仿佛凝固了几分。没人敢在他面前多说一句废话,递过去的文件稍有瑕疵,那支惯用的红笔便会毫不留情地落下,字字如刀,批得人脊背凉。 林溪坐在综合科靠窗的工位上,指尖冰凉,心跳却快得擂鼓。她面前摊开的,正是那份她熬了两个通宵、反复打磨的《关于旧城区南巷片区改造前期调研报告》。此刻,这份凝结了她心血和期盼的报告,像一块烧红的烙铁,烫得她几乎不敢翻开。 报告扉页,一行力透纸背、鲜红刺目的批注,如同审判: “数据堆砌,空洞无物!群众不是表格里的数字,是活生生的人!重写!” ——沈砚舟 落款日期是昨天下午,笔迹凌厉,带着不容置疑的威压。每一个红字都像针,扎在林溪的视网膜上。 “活生生的人……” 林溪喃喃重复着这几个字,一股难以言喻的羞耻和委屈猛地冲上眼眶。为了这份报告,她跑了南巷片区十几次,访谈了二十多位居民,查阅了无数档案资料……她以为自己收集的数据足够详实,分析足够客观。可在沈砚舟眼里,这一切不过是冰冷的数字堆砌? 办公室里静得可怕,只有空调单调的嗡鸣。隔壁工位的张副主任(张宏),一个在区委办熬了快二十年的“老油条”,端着保温杯踱过来,状似无意地瞟了一眼林溪桌上摊开的报告。看到那刺目的红批,他嘴角几不可察地向上扯了扯,慢悠悠地呷了口茶。 “小林啊,新书记要求高,很正常。别灰心,慢慢来嘛。” 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幸灾乐祸,“咱们这位沈书记,眼里可揉不得沙子。你这报告啊,还是太‘学生气’了点,不够‘接地气’。” 他把“接地气”三个字咬得格外重,像是在提醒林溪的稚嫩和不谙世事。 林溪抿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