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章节:落幕
禄根与标准差 姜沫的手机在凌晨四点准时震动起来。 不是闹钟,是她在拍卖行拍下的那座十九世纪法国鎏金座钟,钟声沉得能压进人骨头缝里。她没睁眼,赤脚踩过温热的地暖地板,摸到阳台。 初冬的北京在天幕上洇开一层鸽灰色的铅膜,城市尚未苏醒。她熟练地点燃一支线香,插进花盆边缘的香插里,青烟在清冽的空气里袅袅盘旋。然後她蹲下来,对着那盆绿油油的植物,翻开了膝盖上那本边角起毛的《道德经》。 “道可道,非常道……” 声音是哑的,带着刚睡醒的黏连。这盆被她唤作“禄根”的生姜,长势极好,亭亭的茎叶撑开,像一把迷你竹林。三个月前,她跌入事业谷底,在小某书刷到那条玄学帖——“养生姜,唤禄根,每日诵《道德经》使其成灵,可改事业运”,她几乎是病急乱投医地试了。帖子里说,一旦开始,就不能再叫它生姜,并且诵经不能中断,偷懒的法子是只念首章和末章,算是有始有终。 她念得专注,没注意到对面楼顶,一架调试中的环境监测设备,无意间将镜头对准了她的阳台。几十公里外,国家数据科学中心的实验室里,一组异常数据正悄然汇入庞大的数据库。 三小时後,姜沫已坐在梳妆镜前,像一尊即将被精心雕琢的玉胚。粉底刷扫过脸颊,掩盖掉昨夜浅眠的痕迹。经纪人琳达靠在门框上,指尖在平板电脑上飞速滑动,语速快得像在播报新闻: “《科学遇见艺术》,一听这名字就跟你姜沫不搭边。但没办法,品牌解约风波後,这是第一个肯接盘的大制作。你得在里面洗刷一下‘花瓶’和‘没文化’的标签,哪怕装,也得给我装出点知性美。” 姜沫从镜子里看她,没说话。知性美?她心里嗤笑,脸上却配合地弯起一个无可挑剔的弧度。她今天选了一套米白色西装套裙,线条利落,恰到好处地勾勒出身材,又不会过于咄咄逼人。 “对了,你的搭档,”琳达划着屏幕,“沈知砚,三十二岁,国家数据科学中心最年轻的研究员,头衔一堆。节目组希望你展现出‘打破次元壁’的反差萌,所以,收着点你的明星气场,必要时,可以表现得……笨一点。” “笨一点?”姜沫挑眉,拿起...